本文以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为研究对象,在独特的西藏佛教教理、教义系统以及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对西藏佛教寺院仪式的信仰修供体系、仪式的类型、仪式音乐的形态和特征以及在仪式中体现出来的音声效应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与分析、研究,从而对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体系的系统模式和这一体系中的各层面音乐的构成、类别、文化属性、流播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相进行理论探索,以求达到对藏传佛教寺院音乐的根本属性和文化意义上认识的目的。 本文主要采用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历时与共时的纵横角度把握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通过对全西藏阿里、日喀则、那曲、山南、林芝、昌都等地区和拉萨市的50多座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的普遍考察和对桑耶寺、萨迦寺、楚布寺、直贡寺、顶波钦寺、哲蚌寺、色拉寺、昌都向巴林寺、那曲霞布登寺等宁玛、萨迦、噶举、格鲁四大教派及主要支派的主寺或代表性寺院的较为详尽个案调查,宏观区域性的考察和具体个案调查相结合,多方位、多视角地对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较细致的了解和掌握。 本文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基本涵盖了西藏佛教寺院音乐,它以西藏佛教信仰体系与修供为其深层的核心内涵,以其本土文化传统(主要是本教文化)为深厚的基础,以及以世俗民间和周边国家、地区的音乐文化为广大的背景而得以形成和发展。二、佛教寺院仪式是以特定的佛、菩萨、本尊、神灵为其修供、崇拜对象,依据仪式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与所修供、尊崇的佛、菩萨、神灵等的不同,行成仪式的内道、中道、外道三层结构体系。依附于信仰内涵、仪式行为的仪式音乐围绕仪式的结构体系形成自身系统,作用于仪式的修持、供养、祈福禳灾等行为,显现出仪式的音声效应,并体现出独特的西藏佛教与地域文化特征。三、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由俱生乐(声乐)、缘起乐(器乐)、羌姆神舞音乐、乐谱等构成,不仅历史久远,种类丰富,形态独特,而且高度发展,自成系统,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传统和深厚的佛教文化意义。四、西藏佛教与佛教音乐文化由多元的本土宗教、民间和周边国家、地区、民族的多种音乐文化因素整合构成,这一整合体系以印度佛教和印度佛教音乐文化为核心,并体现出西藏佛教的极大创造性与不同价值取向所导引的功能选择性。五、西藏佛教音乐是藏传佛教音乐的本原形态,在西藏地区形成、完善、体系化以后,从中心地区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系统向四方辐射、传播,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系统的文化产生交流、涵化,产生变异形态,丰富了藏传佛教音乐文化的内涵和外在形式。 |
前辅文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