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辅文
第一章先秦诸子之学
第一节儒家哲学
一?仁者爱人
二?中庸之为德
三?学而时习之
四?性善与性恶
五?修身养性
六?明于天人之分
第二节道家学说
一?道法自然
二?反者道之动
三?清静无为
四?游心于无穷
五?万物一齐
六?道生法
第三节墨家学派
一?墨子与墨家学派
二?墨子的政治哲学思想
三?久,弥异时;宇,弥异所
四?“三表法”与“摹略万物之然”
五?“名”?“辞”?“说”
第四节名家学派
一?惠施的历物十事
二?辩者二十一事
三?公孙龙的辩题
第五节《易传》的哲学
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
三?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四?裁成辅相
五?自强不息
第二章秦汉哲学
第一节董仲舒的儒家经学哲学
一?深察名号?微言大义
二?大一统论
三?天人感应论
四?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五?人性的善恶?等级与教化
第二节王充的天道自然哲学
一?天地含气?天道自然
二?人死不为鬼
三?疾虚妄?知为力
四?“禀气”定性?命
五?时数然也,国命在天
第三章晋唐玄学与佛学
第一节王弼的贵无论
一?以无为本
二?得意忘象
三?圣人体无
第二节郭象的崇有论
一?独化于玄冥之境
二?游外以冥内,无心以顺有
三?率性直往,任物自然
第三节玄学在东晋之后的演变
一?张湛玄学
二?形神问题的论争
第四节成玄英?李荣的重玄学
一?道者虚通之妙理
二?天然之性,韫之内心
三?三绝兼忘,方造重玄
四?存三守一,真道自成
五?自然者,重玄之极道也
第五节佛教哲学
一?天台宗的性具说
二?华严宗的性起说
三?唯识宗的唯识观
四?禅宗的自性说
第四章宋明道学
第一节程朱理学
一?天理本体
二?理气分合
三?理一分殊
四?心性异同
五?理欲之辨
六?居敬穷理
七?孔颜之乐
第二节陆王心学
一?心即理
二?发明本心与致良知
三?剥落工夫和诚意格物
四?知行合一
五?尊德性与道问学
第三节张王气学
一?太虚即气则无无
二?气无生灭与气无损益
三?理根于气与理不先而气不后
四?无其器则无其道
五?一物两体与太和領頙之实体
六?神妙万物不主故常
七?推陈致新
八?延天佑人
第五章近代哲学
第一节康有为?谭嗣同的变易哲学
一?天人本于元合于仁
二?全变则强,小变则亡
三?大同之道,治之至也
四?仁为天地万物之源
五?新为群教之公理
第二节严复的启蒙哲学
一?以西学为要图
二?物竞天择
三?实测内籀之学
第三节孙中山的革命哲学
一?万物皆由进化而成
二?民生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
三?知难行易
第六章建立新哲学体系的探索
第一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一?体用不二
二?翕辟成变
第二节金岳霖的实在论思想
一?道论
二?知识论
第三节贺麟的新心学
一?新心学
二?知行合一新论
三?黑格尔哲学的研究和介绍
第四节冯友兰的新理学
一?形上学
二?境界论
三?文化哲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