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辅文
家园篇
远山
山是故乡美
水是故乡甜
樟树?山林?田地
家乡冬天的花色
故乡的摊藤草
茶亭
送雉鸡回家
故园情
养兔子 穿新衣
故乡的年夜饭
故乡春节的鞭炮声
故乡怎样闹元宵
读故乡的老墙
百年谷仓今犹在
秋日土楼别样情
返乡五题
亲情篇
那天,我就是中国
祖母?小溪?山路
祖母的手
母亲的故事
春天还未到来
求学篇
初中生活琐记
连城一中琐记
山?水?字据
难忘母校龙岩师范
高考前后
师长篇
赖丹先生留给我的“文学诱惑”
钟敬文教授的手杖
黄药眠先生的最后一课
胡杨、红柳、芨芨草、骆驼刺和老师的情怀
“一枝一叶报春风”
启功先生上的课为何叫做“猪跑学”?
说不尽的季羡林
为人治学的楷模
王蒙
同窗篇
永久的同学
寻找不回来的青春面影
“怀旧”新释
青春的定义
“他乡遇故知”
读梅韵的诗
从教篇
上课的感觉
图书馆,你是我的学术保姆
长城内外是课堂
妮基,你在哪里?
喝酒、唱歌、冲刺和韩国人的精神
低调面对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教师的生命投入
蜜蜂、清泉、利剑和星星
秋色秋趣又一年
读书篇
众声喧哗的书斋
课内与课外
读书与看图
言情与启智
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
期待《集结号》作品系列的出现
在地拉那的那些日子里
汉代的石雕与现代的投射理论
古典的李白 现代的李白
毛泽东恭敬地从湖南寄给胡适的明信片
释“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
说真话有多难
土楼风情 笔底生辉
作家的位置
雏菊与雨果的遐想
无知是一种无价之宝
累积
情信而辞巧
绿色文学赞
张艺谋《三枪》二题
我们从这里起步
行路篇
人生要受一回“辱”
柴路弯弯
“品尝”饥饿
1958年,我当过耐火砖厂的厂长
青春无悔
怀念你,麻雀
梦萦魂绕四合院
白天鹅宾馆、橙汁和讲演
幸福今天属于谁
要是每个城市都有珠海的红树林……
潮白河放龟
五十年代的人情
从废品站捡回的镇馆之宝
受骗,差一点儿
浙江金华与李清照的《武陵春》词
“身土不二”
1990年10月在莒溪中学的演讲
我与中国作协二三事
读书与行路
纪游篇
非今亦非古
谁说华山只是险
沉重的攀登
京师大学堂今何在
北京“新马太”今昔
庚寅中秋,北京像一幅作品
自然的与非自然的共治
红绿共治
浙江诸葛八卦村景象
游天柱山
镜头视野下的百年百姓的沧桑巨变
访安徽绩溪上庄胡适故居
绩溪障山峡谷记
记“徽州第一宅”
兰州及其南山北山印象
张掖印象
敦煌莫高窟印象
我眼中的草原秋色
大地的微笑
白桦林,美丽的白桦林
泰山的云雾
汉城的枫叶
我心中与眼中的莫斯科
泰姬陵情思
巴塞罗那的黎明
血腥的屠杀是可以欣赏的吗?
我在佛罗伦萨留下的两个遗憾
威尼斯水城
一座桥、一个湖、一群天鹅、一个雕塑构成的城市
生活本应如此
守护文化根基
东京日本皇居外苑所见所忆
忍野八海之美
日本人的精心、耐心、苦心和细心
梁思成是不是日本奈良和京都的拯救者
大海的颜色
又见远山 又见远山
又见悉尼歌剧院
在劳动和游戏之间
懒家伙考拉
烟雾?木雕?奇异鸟?贝壳杉
我见到了好望角
感悟篇
第二次天真
美在关系中
田头的月季花
梦醒时分
从游蒋介石的南山别墅说起
苦日子 甜日子
文学的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审美
王青的窗口
冬柳与春柳
优良学风在过程中
人生七十感言
新加坡人的观念与北京人的意识
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科学发明
重要的是根儿还活着
见黄河美石所想
我在宣城敬亭山遭遇到的尴尬
东京街头为什么也有流浪汉
耐心
认识你自己
穿越
逆转
错别字的限度
理论家的文学后台(代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