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辅文
引言
第一篇 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治理
第一章 文化治理的三张面孔
一、政治面孔
二、社会面孔
三、经济面孔
第二章 理解“文化治理”:理论渊源与概念流变
一、文化治理的理论渊源
二、文化治理概念在我国台湾地区的产生与争论
三、文化治理概念在大陆的兴起与反思
第三章 把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
一、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文化福利
二、权利语境中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从文化治理看公共文化服务
第四章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从权利到治理的话语转向
一、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权利话语及反思
二、西方文化研究中的治理话语
三、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治理”转向
第二篇 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逻辑
第五章 编码与解码视域中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
二、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编码”与“解码”关系
三、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性启示
第六章 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逻辑及后果
一、文化治理:国家的逻辑
二、行政压力:基层的逻辑
三、利益驱动:部门的逻辑
四、政绩显现:官员的逻辑
五、运作逻辑的纠结与后果
第三篇 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参与
第七章 以文化治理理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一、当前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国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治理经验
三、以文化治理思维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第八章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文化参与机制探讨
一、民众参与不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困境
二、文化参与机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制度供给
三、从动员式参与到引导式参与:文化参与机制的变迁与转型
第四篇 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保障
第九章 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内涵、经验与建议
一、基本文化权益的概念界定
二、基本文化权益的内容
三、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国外经验
四、加强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建议
第十章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范围与标准
一、国家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依据
二、界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的基本原则
三、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范围
四、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的制订依据
五、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实施的财政投入测算
六、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的实施机制
第五篇 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标准化
第十一章 以村社为基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一、以城乡均等为切入点,抓住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突出问题
二、以村庄(社区)为基点,构建城乡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第十二章 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初探
一、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理论基础
二、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三、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建构
四、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实施机制
第十三章 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框架建构
一、公民健康权与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框架
二、公民受教育权与受教育权评价“4A”框架
三、公民文化权与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框架建构
第六篇 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提升
第十四章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改进
一、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定义
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初步探索
三、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困境
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改革路径
第十五章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三个维度及其定位
一、问题的提出:共识与矛盾
二、效能维度一: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
三、效能维度二:引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效能维度三:塑造文化政治认同
第十六章 需求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现实要求
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路径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提升的保障
第十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服务性保护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性保护的渭南实践探索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性保护的实现路径
第十八章 政府主导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的挑战及成因
一、体制性挑战:文化行政部门权力位势的虚弱化
二、内源性挑战:文化行政部门能量场的衰弱
三、社会性挑战:文化行政部门社会链接力的下降
第七篇 文化治理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十九章 乡村公共性再生产的一种路径
一、乡村公共性的解读
二、乡村公共性的消解
三、乡村公共性的重建
第二十章 文化治村:一个村庄里的“文化治理”
一、有关“文化治理”的文献综述
二、G村的文化实践活动
三、文化治理:G村文化实践的本质所在
第二十一章 文化治理视角下乡镇文化站的职能变迁
一、文化治理的政治面孔:政治宣传与政治教化
二、文化治理的经济面孔:“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三、文化治理的社会面孔:公共文化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