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ISBN:
学习科学与技术(第2版)
商品价格
降价通知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上海市
服务
高教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学习科学与技术(第2版)
物料号 :47467-00
重量:0.000千克
ISBN:978704047467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7-07
作者:桑新民
定价:45.00
页码:384
装帧:平装
版次:2
字数:340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本书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讲教材。全书共分7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学习究竟是什么,人是如何学习的,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学习的类型与学习者的个性差,学习评价与学习绩效,以及转识成智,返璞归真。本书还提供了全书的导论与导学,以及思维导图,使学习者能够在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模式中按照多元学习路径进行探索和体验,真正理解信息时代学习和教学所发生的深刻变革,更新自身的学习观念,并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技术指导自身的学习与发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类公共课教材,对于各级各类教师来说,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前辅文
导论与导学: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健康个性的终身学习者
第1单元 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要点与结构
  单元知识导学图
  单元学习技术修炼指南
  你的学习计划.
  1.1 “乔布斯之问”:教育信息化的时代难题与破解之道.
   1.1.1 为什么IT 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1.1.2 网络课程新潮流:乔布斯之问的实践解答
   1.1.3 MOOC在大学创新发展中引发的历史变革
  1.2 人类学习方式及其历史演变
   1.2.1 什么是学习方式
   1.2.2 人类学习方式演变发展的3 个里程碑
   1.2.3 构建生成学习论: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创新理念与方法论
  1.3 信息时代的新学习技能与教育目标模式的转变
   1.3.1 当代信息技术在文化—教育三大基石中引发的革命
   1.3.2 信息素养及其结构
   1.3.3 美国“21 世纪学习框架”
  1.4 探索大学课程教学创新系统工程
   1.4.1 学习方式变革的价值导向——“绿色学习”
   1.4.2 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
   1.4.3 大学课程教学创新系统工程模型
  思考题
第2单元 学习究竟是什么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要点与结构
  单元知识导学图
  单元学习技术修炼指南
  你的学习计划.
  2.1 经验中的学习概念及其演变
   2.1.1 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概念及其局限
   2.1.2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对“学习”概念的理解
   2.1.3 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的“学习”定义和当前流行的“学习”概念
  2.2 西方心理学对学习研究与认识的深化
   2.2.1 从行为主义到新行为主义
   2.2.2 从结构主义到建构主义
   2.2.3 将心理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理论的探索
  2.3 教育学视野中的学习探究
   2.3.1 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
   2.3.2 当代学习理念中的“哥白尼革命”
   2.3.3 从学习理论到学习技术
  思考题
第3单元 人是如何学习的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要点与结构
  单元知识导学图
  单元学习技术修炼指南
  你的学习计划
  3.1 感知与记忆的重新解读——学习研究的认知科学视角
   3.1.1 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模型
   3.1.2 专家与新手在认知与学习上的差异
   3.1.3 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的认知机制
  3.2 脑科学与学习的生理机制解读
   3.2.1 脑的结构与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
   3.2.2 脑的可塑性与学习.
   3.2.3 脑电波与学习
   3.2.4 大脑功能一侧化与学习
   3.2.5 基于脑的记忆研究.
   3.2.6 神经科学研究新进展与科学用脑
  3.3 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学习研究
   3.3.1 学习研究的新视角——情境学习
   3.3.2 情境学习视角下的学习机制解读
   3.3.3 情境学习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认识论
   3.3.4 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模式
   3.3.5 真实学习环境的创建
  3.4 在反思性学习中发展元认知能力——提高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
   3.4.1 元认知的含义
   3.4.2 元认知的作用
   3.4.3 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思考题
第4单元 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要点与结构
  单元知识导学图
  单元学习技术修炼指南
  你的学习计划
  4.1 个体学习?团队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4.1.1 个体学习?协作学习与团队学习
   4.1.2 学习型组织概念与理论评介
   4.1.3 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开展团队学习
   4.1.4 本课程为什么要开展团队学习
  4.2 团队学习的组织技术与策略
   4.2.1 团队的生命周期理论评介与启示
   4.2.2 组建团队
   4.2.3 信任关系的建立
   4.2.4 形成共同愿景
   4.2.5 制定并实施团队学习计划
   4.2.6 营造高效的团队学习氛围
   4.2.7 反思与总结
  4.3 虚拟学习社群及其培育技术
   4.3.1 虚拟学习社群的概念
   4.3.2 虚拟学习社群的基本结构
   4.3.3 虚拟学习社群的培育与管理
  思考题
第5单元 学习的类型与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要点与结构
  单元知识导学图
  单元学习技术修炼指南
  你的学习计划
  5.1 学习的分类
   5.1.1 学习分类与个性化学习
   5.1.2 根据学习对象和内容划分学习类型
   5.1.3 根据学科课程划分学习类型
   5.1.4 依据学习方式划分学习类型
  5.2 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5.2.1 个性差异与个性化学习
   5.2.2 学习者学习风格差异
   5.2.3 学习者学习动机差异
   5.2.4 多元智能
  5.3 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
   5.3.1 信息技术与个性化学习
   5.3.2 基于自适应学习技术的个性化学习
  思考题
  附录
   附录1:学习时间偏爱测定量表
   附录2:学习的感知觉通道调查表
   附录3:思维类型的测试
   附录4:左右脑调查表
第6单元 学习评价与学习绩效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要点与结构
  单元知识导学图
  单元学习技术修炼指南
  你的学习计划
  6.1 学习评价:为学习照镜子
   6.1.1 什么是学习评价
   6.1.2 学习评价的功能
   6.1.3 学习评价的主要类型
   6.1.4 信息时代学习评价创新发展的前沿趋势和典型模式
  6.2 学习绩效:追求高绩效学习
   6.2.1 什么是学习绩效
   6.2.2 影响学习绩效的因素分析
   6.2.3 在自我评价能力培养中提高学习绩效
  6.3 学习评价技术
   6.3.1 测试:古老而常用的评价技术
   6.3.2 档案袋评价:再现真实的学习过程
   6.3.3 量规:开发能体现“标准”的规则
   6.3.4 学习契约:对你自己的学习负责
   6.3.5 反思表:培养反思力
   6.3.6 概念图评价:展示可视化思维
  6.4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评价整体创新系统工程探索.
   6.4.1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评价整体创新系统工程模型
   6.4.2 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4.3 共同探索本门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
  思考题
第7单元 转识成智 返璞归真
  7.1 本单元指导思想
   7.2 总结与交流的具体要求与方法指南
   7.2.1 知识和智慧的关系
   7.2.2 如何转识成智
   7.2.3 如何提高总结交流阶段的学习效果
  7.3 追求学习真谛,开创智慧人生
参考文献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讲教材

桑新民教授,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顾问组成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在教育基础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高校教学改革实践三者的内在结合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主持的教改实验项目《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2001年获国家级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目前主要探索教育基础理论同当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大学和中小学学习与教学新模式。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讲教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的理论和新进展,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全媒体课程教材与教学设计、学习评价新模式,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内在学习动力的高效学习者。

学习是每个人都非常熟悉的名词,但我们问过许多学生和教师:学习究竟是什么?绝大多数人都说不大清楚,而且很少有人能把握学习的真谛。这并不奇怪,因为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而且各领域、各派别的研究者对学习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如何科学地理解学习概念,可以称之为“千古之谜”和“永恒话题”。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每天最主要的精力都花在学习上,然而,有相当多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学习效率很低,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教师有各自不同的专业,但各专业教师共同的使命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然而大多数教师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研究和传授专业知识上,从来不教学生如何学习,甚至不知道应该在研究学习上下功夫,以至连自己都不知道如何高效地学习!
学习是教学的基础、教育的基础,如何提高个体与社会的学习能力,显然应该成为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最重大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多年前我们把教育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学习科学, 紧跟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互联网引领的教育信息化新潮流,追踪多学科交叉的 学习科学前沿进展,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立足点和突破口,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研究,并率先在中国高校开设了以信息时代学习能力培养为主旨的课程,由此走上了在现实课堂创新实践中研究学习科学、探究学习技术、创新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的艰难旅程。这门课程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
本课程开设18年来,人们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世界信息化浪潮对学校课堂的冲击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学校的学习方式随之改变。同时,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给学校学习方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空舞台,丰富的资源,广阔的视野,全新的理念、思路、方法和方法论。所有这一切,都促使学习科学与技术不仅成为当代多学科共同探索的前沿和热门话题,而且成为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政治家、企业家等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由此推动的全球范围内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化社会的热潮迅速兴起。正是这样的背景和动力,决定了加入本课程教学创新探索行列的学校、教师和各种类型学习者的队伍在不断扩大。为适应这样的形势与需求,我们用一年多的时间对第1版教材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形成了本教材第2版。 对于新版教材所做的修改,需要做以下说明。
第一,适用范围的拓展。使用对象由高校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扩展到各级各类教师、教育管理者和所有对学习科学、学习技术感兴趣的学习者。 第二,如何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具体落实到教材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教材便于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如何超越传统文字教材线性结构的局限性,增加学习者个性化自主选择的自由度?在新版教材目录形式和教材结构的设计中,我们就此做了不少尝试,如创建了多入口、多路径的目录形式,为不同类型、需求的学习者提供多种选择,由此实现个性化推送式服务……这是在线性印刷媒体空间中设计的一种非线性学习导航结构。 第三,密切关注和吸纳网络课程新潮流创造的学习新时空,对学习科学与技术深化发展的影响,强化了对学习动力的研究,以及个体与团队的知识管理。第四,将本课程的学习扎根于各种复杂学习活动的现实场景中。近20年来, 参与和经历过本门课程学习的师生,尤其是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辛勤耕耘的师生,几乎都会被这一博大精深领域的壮美景象所吸引和陶醉,并逐渐形成了在开放中共建共享、相对稳定的课程建设、教学创新团队。我们希望这一建立在追求共同目标、愿景基础上自组织、超循环的课程与教学创新团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扩大、健康成长。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