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教材编写课题组由8位专家组成,首席专家是外交学院的郑启荣、复旦大学的张贵洪、武汉大学的严双伍。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全面介绍国际组织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力图准确揭示国际组织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作用及其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本教材立足于国际政治、外交学专业本科基础课程的定位,坚持系统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对于国际组织的基本含义、构成要素、基本特征、产生发展、既有理论以及政治、经济、法律功能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并对非政府国际组织、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以及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等也进行了论述。本教材注重对具体丰富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科学原理进行阐述,对与中国密切关联的主要国际组织进行重点分析,既反映学界比较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有自己的一些创新性阐释,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重要作用及其对中国的意义,引导学生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来理解国际组织相关问题,关注国际组织的发展,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而努力。 |
前辅文 |
|
|
|
郑启荣,外交学院教授、并兼任中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历任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副主任、研究生部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1982年2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士学位。1984年12月毕业于外交学院,获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84年12月起在外交学院任教,讲授战后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政治、联合国研究等课程。曾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政治系进修,并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富布赖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被聘为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国际组织》第一首席专家,2013年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学科评审组专家。2014年获聘国家“2011计划”《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国际政治与中国外交,国际组织与多边外交。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
本书观点明确、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在体例和学术上都有一定的创新;体现中国特色,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前瞻性,教学针对性较强。适合高等院校本科国际政治及外交学专业教学及相关专业参考选用。本书配有ppt等教学资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