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ISBN:
植物生物化学
商品价格
降价通知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上海市
服务
高教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植物生物化学
物料号 :48703-00
重量:0.000千克
ISBN:978704048703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8-08
作者:陈玉惠 贾璐 李靖
定价:55.00
页码:392
装帧:平装
版次:1
字数:600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全书以生物化学的完整框架为基础,适当增加植物特有的生化历程,力求系统详实地为读者展现植物生物化学的知识体系。

本书分为15章,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有机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功能及代谢;维生素、植物有机酸等有机小分子的特点与功能;植物的细胞壁及其代谢;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生物固氮及成氨作用;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代谢的调节与控制。在配套的数字课程中提供了视频讲解、教学课件、知识扩展、习题及答案、常用生物化学名词、参考资料等,为师生提供教学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综合院校生物科学类、农学类相关专业及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及科研教学人员的参考书。

前辅文
绪论
1 蛋白质化学
  1.1 蛋白质的重要性
  1.2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1.2.1 元素组成
   1.2.2 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1.2.3 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类及其结构
   1.2.4 蛋白质氨基酸的重要性质
  1.3 肽
   1.3.1 肽和肽键的结构
   1.3.2 肽的重要性质
   1.3.3 天然存在的活性肽
  1.4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4.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4.2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1.5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5.1 蛋白质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关系
   1.5.3 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6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1.6.1 一般物理性质
   1.6.2 两性性质及等电点
   1.6.3 胶体性质与沉淀反应
   1.6.4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1.6.5 光吸收性质
   1.6.6 重要化学性质
  1.7 蛋白质的分类
  1.8 蛋白质的研究方法
   1.8.1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1.8.2 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1.8.3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1.9 植物蛋白质在食品方面的利用
2 酶化学
  2.1 概述
   2.1.1 酶的概念
   2.1.2 酶的化学本质
   2.1.3 酶的分类
   2.1.4 酶的命名
  2.2 酶的特性
   2.2.1 酶促反应的高效性
   2.2.2 高度的专一性
   2.2.3 敏感性和可调节性
  2.3 酶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2.3.1 酶的化学组成
   2.3.2 酶的结构特征
  2.4 维生素与辅助因子
   2.4.1 水溶性维生素
   2.4.2 脂溶性维生素
   2.4.3 其他重要辅酶
   2.4.4 维生素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2.5 酶的作用机制
   2.5.1 酶的中间产物学说
   2.5.2 酶催化的专一性机制
   2.5.3 酶催化的高效性机制
  2.6 酶促反应动力学
   2.6.1 酶浓度的影响
   2.6.2 底物浓度的影响
   2.6.3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2.6.4 pH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2.6.5 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2.6.6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2.7 酶的多样性
   2.7.1 调节酶
   2.7.2 同工酶
   2.7.3 核酶
   2.7.4 人工酶
  2.8 酶的分离纯化与活力测定
   2.8.1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2.8.2 酶活力测定
  2.9 酶的应用
3 核酸化学
  3.1 核酸的分类及分布
  3.2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3.3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3.3.1 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结构
   3.3.2 嘧啶和嘌呤碱的结构
   3.3.3 核苷和核苷酸的结构
   3.3.4 核苷酸衍生物
  3.4 DNA 的分子结构
   3.4.1 DNA 的一级结构
   3.4.2 DNA 的二级结构
   3.4.3 DNA 的三级结构
  3.5 RNA 的分子结构
   3.5.1 mRNA 的分子结构
   3.5.2 tRNA 的分子结构
   3.5.3 rRNA 的分子结构
  3.6 核酸的性质
   3.6.1 核酸的一般性质
   3.6.2 核酸的酸碱性质
   3.6.3 核酸的水解
   3.6.4 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3.6.5 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
  3.7 核酸的研究方法
   3.7.1 核酸的分离纯化及测定
   3.7.2 核酸一级结构的测定
4 植物中的糖类物质
  4.1 概述
   4.1.1 糖的概念
   4.1.2 糖的分类
  4.2 单糖
   4.2.1 单糖的结构
   4.2.2 单糖的基本性质
   4.2.3 重要的单糖及其衍生物
  4.3 寡糖
  4.4 多糖
   4.4.1 淀粉
   4.4.2 纤维素
   4.4.3 杂多糖
   4.4.4 复合糖
  4.5 糖类与植物细胞壁
   4.5.1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
   4.5.2 植物细胞壁中的糖类物质
5 植物中的重要次生代谢物
  5.1 概述
  5.2 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
   5.2.1 萜类化合物的种类与来源
   5.2.2 萜类的主要功能
   5.2.3 天然萜类分子的修饰与应用
   5.2.4 转基因萜类产物及其应用
  5.3 植物中的酚类化合物
   5.3.1 植物酚类化合物的种类与来源
   5.3.2 酚类物质的功能与应用
  5.4 含氮有机物
   5.4.1 生物碱
   5.4.2 生氰糖苷
   5.4.3 其他含氮次生代谢物
6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6.1 生物能学
   6.1.1 生物系统中的能流
   6.1.2 热力学上的几个重要概念
   6.1.3 生化反应中的自由能
   6.1.4 高能化合物及其作用
  6.2 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
  6.3 生物氧化的方式
   6.3.1 细胞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6.3.2 CO2、H2O 的生成以及ATP的产生
  6.4 呼吸链与生物氧化体系
   6.4.1 电子传递与呼吸链
   6.4.2 线粒体氧化体系
   6.4.3 植物中的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6.5 氧化磷酸化
   6.5.1 ATP 的生成方式
   6.5.2 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制
   6.5.3 氧化磷酸化的抑制
   6.5.4 线粒体外的NADH 的氧化
  6.6 光合磷酸化
   6.6.1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6.6.2 光合系统中的电子传递体系
   6.6.3 光合磷酸化的作用机制
   6.6.4 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剂
   6.6.5 ATP 经叶绿体膜的运转
7 糖的生物合成与转化
  7.1 二氧化碳的固定与单糖的生成
   7.1.1 卡尔文循环
   7.1.2 CO2 的固定与单糖的生成
  7.2 寡糖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7.2.1 蔗糖的合成与降解
   7.2.2 棉籽糖系列寡糖的合成与降解
  7.3 多糖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7.3.1 淀粉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7.3.2 菊糖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7.3.3 植物细胞壁相关多糖的合成与降解
  7.4 糖类的相互转化
   7.4.1 单糖间的相互转化
   7.4.2 蔗糖和淀粉的转变
8 糖的分解代谢
  8.1 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
  8.2 糖酵解
   8.2.1 糖酵解的历程
   8.2.2 糖酵解过程的调节
   8.2.3 其他己糖进入糖酵解的途径
  8.3 无氧呼吸与发酵
   8.3.1 植物的无氧呼吸和乙醇发酵
   8.3.2 乳酸发酵
   8.3.3 丁酸发酵
  8.4 有氧氧化与三羧酸循环
   8.4.1 三羧酸循环的准备阶段
   8.4.2 三羧酸循环的历程
   8.4.3 草酰乙酸的回补
   8.4.4 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8.4.5 葡萄糖有氧氧化的全过程
  8.5 磷酸戊糖途径
   8.5.1 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历程
   8.5.2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8.6 乙醛酸循环与糖异生作用
   8.6.1 乙醛酸循环
   8.6.2 糖异生作用
  8.7 莽草酸途径
  8.8 有机酸的代谢
   8.8.1 植物中的有机酸
   8.8.2 糖与有机酸的互变
   8.8.3 固定CO2 形成有机酸
   8.8.4 草酸的代谢
   8.8.5 芳香族有机酸的代谢
9 脂质代谢
  9.1 概述
   9.1.1 脂肪酸
   9.1.2 植物中的常见脂质及功能
  9.2 脂肪的分解代谢
   9.2.1 脂肪的水解
   9.2.2 甘油的降解与转化
   9.2.3 脂肪酸降解的主要方式——β- 氧化
   9.2.4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中β- 氧化的区别
   9.2.5 脂肪酸的其他氧化方式
   9.2.6 植物细胞内脂肪酸氧化与乙醛酸循环
  9.3 脂肪的合成代谢
   9.3.1 磷酸甘油的生物合成
   9.3.2 脂肪酸合成的基本途径
   9.3.3 线粒体和内质网中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9.3.4 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9.3.5 脂肪的生物合成
  9.4 磷脂的代谢
   9.4.1 甘油磷脂的代谢 
   9.4.2 鞘磷脂的代谢
10 氮素代谢
  10.1 自然界和植物中的氮素
  10.2 生物固氮
   10.2.1 固氮酶系统
   10.2.2 共生固氮
  10.3 氨的来源与吸收
  10.4 硝酸盐的吸收和还原
   10.4.1 硝酸盐的吸收
   10.4.2 硝酸盐的还原
  10.5 氨的同化
  10.6 氮代谢与碳代谢的相互作用
   10.6.1 共生固氮体中的碳氮交流
   10.6.2 光合碳代谢与氮代谢
11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11.1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11.1.1 蛋白酶的种类和专一性
   11.1.2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11.2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11.2.1 脱氨基作用
   11.2.2 脱羧基作用
   11.2.3 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去向
  11.3 个别氨基酸的降解及转化
   11.3.1 甘氨酸
   11.3.2 谷氨酸
   11.3.3 鸟氨酸
  11.4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11.4.1 一碳单位与氨基酸的合成
   11.4.2 各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12 核酸的酶促降解及核苷酸代谢
  12.1 核酸的酶促降解
   12.1.1 外切核酸酶
   12.1.2 内切核酸酶
   12.1.3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12.2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2.2.1 嘌呤碱的降解
   12.2.2 嘧啶碱的降解
  12.3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2.3.1 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12.3.2 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12.3.3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12.3.4 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调节
13 核酸的生物合成
  13.1 概述
  13.2 DNA 的复制
   13.2.1 DNA 的半保留复制
   13.2.2 DNA 复制的起始及方向
   13.2.3 参与DNA 复制的主要酶和蛋白因子
   13.2.4 原核生物DNA 的复制
   13.2.5 真核生物DNA 的复制
   13.2.6 DNA 复制的高度忠实性
   13.2.7 DNA 的损伤及修复
  13.3 逆转录
  13.4 RNA 的生物合成
   13.4.1 原核生物RNA 的转录
   13.4.2 原核生物RNA 的转录后加工
   13.4.3 真核生物RNA 的转录
   13.4.4 真核生物RNA 的转录后加工
   13.3.5 RNA 依赖的RNA 合成
   13.3.6 RNA 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13.5 DNA 重组技术
14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4.1 蛋白质合成的基本组分
   14.1.1 mRNA 与遗传密码
   14.1.2 氨基酸的搬运者——tRNA
   14.1.3 rRNA 与核糖体
  14.2 蛋白质合成的基本步骤
   14.2.1 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14.2.2 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14.2.3 植物叶绿体中蛋白质的合成
  14.3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14.3.1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14.3.2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14.3.3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14.4 蛋白质翻译后加工及靶向输送
15 代谢调节与控制
  15.1 代谢调节的类型
  15.2 酶定位的区域化调节
  15.3 酶活性的调节
   15.3.1 变构效应与反馈调节
   15.3.2 共价修饰与级联放大效应
  15.4 酶含量的调节——原核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15.5 酶含量的调节——真核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15.5.1 转录前的基因活化
   15.5.2 转录水平的调控
   15.5.3 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
主要参考资料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