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ISBN:
化学教学论(第五版)
商品价格
降价通知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上海市
服务
高教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化学教学论(第五版)
物料号 :50570-00
重量:0.000千克
ISBN:978704050570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8-11
作者:刘知新
定价:48.00
页码:432
装帧:平装
版次:5
字数:510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在第四版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教师专业化的需求,吸纳近10年教学实践经验修订而成。保留了原书的框架结构,适当调整、更新了化学课程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增加了案例,特别是新增加了5个教学视频课例(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以适应我国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本书共10章:第1章导论;第2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第3章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结合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着重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第4—8章分别理论结合实际地探讨了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化学教学技能、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化学探究式教学,以及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等课题;第9章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第10章为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专业的学生走上教师岗位建功立业勾画蓝图。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化学教育专业用作教材,也可以作为普通中学、中专及职业高中等校化学教育工作者、中等化学教育与教学研究室研究人员的继续教育教材或参考书。

前辅文
第1章 导论
  §1-1 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
  §1-2 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1-3 化学教育的新视野
  §1-4 化学教育的研究方法
  §1-5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
  §2-1 化学课程发展概述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学课程的变革
   二、基于科学素养框架建构的化学课程
   三、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课程
  §2-2 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四、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2-3 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一、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二、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
   三、化学课程目标的结构和表述
  §2-4 化学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
   一、基础教育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
   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析
   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析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
  §3-1 化学教材设计的基础
   一、反映化学课程的理念
   二、遵循化学课程的结构
   三、依据化学课程的内容标准
   四、结合生活实际与社会需求
  §3-2 化学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
   一、建构教材单元的基本思路
   二、设置教材单元的“先行组织者”
   三、设计教材单元的学习活动
  §3-3 化学教材栏目的功能及其设计
   一、体现具体、明确的素养发展功能
   二、反映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发展需要
   三、化学教材栏目设计的技术要求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4-1 化学教学设计的类型、源流和发展趋势
   一、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源流和发展趋势
  §4-2 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化学教学系统
   二、化学教学理念
   三、化学教学的目的和目标
   四、化学教学模式
   五、化学教学策略
   六、化学教学过程与方法
  §4-3 现代化学教学设计的层次、环节和原则
   一、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三、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4-4 化学实践活动设计
   一、化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二、化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4-5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 化学教学技能
  §5-1 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
   一、教学情境及其意义
   二、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
   三、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施
  §5-2 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
   一、组织、指导听课
   二、组织、指导讨论
   三、组织、指导练习
   四、引导、指导学生自学
   五、组织、指导合作
   六、组织、指导探究式学习
   七、化学学科认知障碍诊断
   八、分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5-3 呈示教学信息与交流的技能
   一、教学语言概述
   二、讲授
   三、板书
   四、谈话与提出问题
   五、情感表达与副语言行为
   六、展示和演示
   七、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八、教学过程观摩
   九、微视频的制作与使用
  §5-4 调控与管理的技能
   一、课堂观察
   二、课堂常规管理
   三、课堂问题处理
   四、课堂调控
   五、教学机智与教师智慧
  §5-5 化学课堂教学视频观摩
   一、课堂教学观摩与评价概述
   二、课堂教学视频观摩示例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 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
  §6-1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学与化学教学
   一、科学实验与化学科学实验
   二、化学教学实验与化学实验教学
   三、化学实验教学与化学教学
   四、实验方法与实验法
  §6-2 化学实验的构成及过程
   一、化学实验的构成
   二、化学实验的过程
  §6-3 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
   一、化学实验的认识论、方法论和教学论功能
   二、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6-4 化学实验及其教学改革
   一、化学实验改革
   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章 化学探究式教学
  §7-1 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一、科学探究的含义
   二、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三、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
   四、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类型
  §7-2 探究式教学的设计
   一、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
  §7-3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一、案例分析
   二、实施策略
  §7-4 探究式教学的发展
   一、有关探究式教学实践的问题探讨
   二、有关探究式教学的实证研究
   三、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举要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章 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
  §8-1 化学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与特征
   二、化学学习策略的构成
  §8-2 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一、化学事实性知识的特点
   二、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8-3 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一、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特点
   二、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8-4 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一、化学技能性知识的特点
   二、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8-5 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
   一、化学情意类内容的特点
   二、化学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
  §8-6 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化学问题解决的机制
   二、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
  §9-1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综述
  §9-2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原则
   一、有关的学习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原则
   二、最优化原则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
  §9-3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模式
   一、基于单机课件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
   二、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另类——计算机管理教学
  §9-4 软件——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基础
   一、CAI开发软件——化学专用软件
   二、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三、教学实施平台——豪杰多媒体网络教室
  §9-5 网络——化学信息资源的海洋
   一、常见的Internet资源简介
   二、常用的中文文献检索平台
  §9-6 掌上实验室——手持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整合
   一、掌上实验室的组成与特点
   二、掌上实验室对科学教育的影响与帮助
   三、掌上实验室是理科进行“定量因素研究”的重要场所
  §9-7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网络媒体教学设计案例
   一、网络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
   二、网络教学设计的具体案例——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第10章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10-1 化学教师的素质分析
   一、教师素质的构成分析
   二、化学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
   三、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10-2 反思型教师的实践特征
   一、教师进行反思的意义
   二、教师进行反思的过程与方法
   三、教师反思的内容
  §10-3 专家型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比较
   一、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二、专家型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教学差异
   三、化学特级教师的教学风范
  §10-4 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一、行动研究的含义与特点
   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
   三、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
   四、开展行动研究对教师的要求
  思考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