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ISBN:
大学化学(第2版)下册
商品价格
降价通知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领 券
配送
上海市
数量
库存   个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大学化学(第2版)下册
物料号 :51966-00
重量:0.000千克
ISBN:978704051966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1900-01
作者:傅献彩 魏元训 芦昌盛等
定价:54.00
页码:460
装帧:平装
版次:2
字数:520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本书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化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将原分属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的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加强基础,突出重点,简明清晰,便于自学。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为主,重点介绍热力学函数与化学平衡的原理,并将定量化学分析(包括四大滴定原理和方法)纳入化学平衡中;下册以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为主,并将分散在多个章节中的配位化合物相关内容整合为“配位化合物中的化学键”一章,重点阐述从原子到宏观物质的化学键模型和层次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元素周期表,分区介绍各族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科大类招生专业一年级平台课教材或“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第10章 化学反应速率
  10.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10.1.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10.1.2 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
  10.2 反应历程和基元反应
   10.2.1 反应历程和基元反应
   10.2.2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10.3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10.3.1 一级反应
   10.3.2 二级反应
   10.3.3 零级反应
  10.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些因素
   10.4.1 浓度的影响
   10.4.2 温度的影响
   10.4.3 反应物之间接触情况的影响
  10.5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10.5.1 碰撞理论
   10.5.2 过渡状态理论
  10.6 催化作用
   10.6.1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0.6.2 酶催化作用
  10.7 链反应
  10.8 绿色化学
  习题
第11章 原子结构
  11.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1.1.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11.1.2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1.1.3 概率波和概率密度
  11.2 薛定谔方程
   11.2.1 驻波
   11.2.2 薛定谔方程
  11.3 单电子原子的波函数
   11.3.1 单电子原子的波函数
   11.3.2 单电子原子波函数的解
  11.4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分布图——波函数的空间图像
   11.4.1 电子云和概率密度
   11.4.2 径向分布图
   11.4.3 角度分布图
   11.4.4 电子云的总体空间分布图像
  11.5 单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可能状态
   11.5.1 四个量子数
   11.5.2 单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可能状态
  11.6 多电子原子结构
   11.6.1 鲍林和科顿的原子轨道能级图
   11.6.2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11.6.3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原则
   11.6.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11.6.5 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元素的周期性
  习题
第12章 分子结构
  12.1 离子键
   12.1.1 离子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和离子键的基本特征
   12.1.2 晶格能
   12.1.3 决定离子型化合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12.2 价键理论
   12.2.1 共价键的形成和其本质
   12.2.2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12.2.3 共价键的两个基本特征——饱和性和方向性
   12.2.4 共价键的类型
  12.3 轨道杂化理论
   12.3.1 轨道杂化理论的基本要点
   12.3.2 杂化类型
  12.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2.4.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12.4.2 分子结构的预言
  12.5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12.5.1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12.5.2 有效组成分子轨道的条件
   12.5.3 几种简单的分子轨道的形成
   12.5.4 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的能级
   12.5.5 分子轨道中电子排布的几个实例
  12.6 金属键
   12.6.1 自由电子气模型
   12.6.2 金属键的能带理论
  12.7 分子间的力和氢键
   12.7.1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2.7.2 分子间的力
   12.7.3 氢键
  习题
第13章 配位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13.1 配位化合物的历史由来和基本概念
   13.1.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定义
   13.1.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3.2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结构
   13.2.1 结构异构
   13.2.2 立体异构
  13.3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3.3.1 价键理论
   13.3.2 晶体场理论
   13.3.3 配体场理论简介
   13.3.4 非经典配合物
  13.4 影响配位化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13.4.1 金属离子
   13.4.2 配体
   13.4.3 配合物的动力学稳定性
  习题
第14章 固体结构
  14.1 固体物质的分类和宏观特征
   14.1.1 固体物质的分类
   14.1.2 固体物质的宏观特征
  14.2 晶体的微观点阵结构
   14.2.1 晶体、点阵与晶格
   14.2.2 晶胞和晶系
   14.2.3 14种空间格子
  14.3 离子晶体
   14.3.1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14.3.2 离子晶体的离子半径比
   14.3.3 离子晶体的几种最简单的结构型式
   14.3.4 离子极化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14.3.5 某些多元化合物可看作二元型化合物的衍生物
  14.4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14.4.1 原子晶体共价晶体
   14.4.2 分子晶体
  14.5 金属晶体
  14.6 混合键型晶体
  14.7 晶体缺陷及非整比化合物
   14.7.1 晶体缺陷
   14.7.2 非整比化合物
  14.8 固体化学简介
   14.8.1 固体化学
   14.8.2 固相化学反应
  14.9 固体碳的一种新形态——富勒烯
  习题
第15章 s区元素
  15.1 氢
   15.1.1 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氢的同位素
   15.1.2 氢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15.1.3 氢化物
  15.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5.2.1 通性
   15.2.2 金属
   15.2.3 卤化物
   15.2.4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5.2.5 含氧酸盐
  15.3 〖XC钅+翁X5SS.EPS;Y*9,JZ;P〗离子
  15.4 Ca2+、Ba2+、Mg2+、Na+、K+、NH+4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鉴定
   15.4.1 概述
   15.4.2 第四组和第五组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习题
第16章 p区元素(1)
  16.1 硼族元素
   16.1.1 通性
   16.1.2 硼和铝
   16.1.3 镓、铟、铊
  16.2 碳族元素
   16.2.1 通性
   16.2.2 碳和硅
   16.2.3 锗、锡、铅
  16.3 氮族元素
   16.3.1 通性
   16.3.2 氮
   16.3.3 磷
   16.3.4 砷、锑、铋
  习题
第17章 p区元素(2)
  17.1 氧族元素
   17.1.1 通性
   17.1.2 氧、臭氧和过氧化氢
   17.1.3 硫及其化合物
   17.1.4 硒和碲
  17.2 卤素
   17.2.1 通性
   17.2.2 单质
   17.2.3 卤化氢
   17.2.4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17.2.5 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
   17.2.6 拟卤素和拟卤化物
  17.3 稀有气体
   17.3.1 单质
   17.3.2 氙的化学
   17.3.3 氙氟化物的结构
  习题
第18章 d区元素(1)
  18.1 d区元素的通性
   18.1.1 原子半径
   18.1.2 物理性质
   18.1.3 化学活泼性及稳定氧化态的变化规律
   18.1.4 形成配合物的倾向
  18.2 钛
   18.2.1 提取和性质
   18.2.2 钛的化合物
  18.3 钒
   18.3.1 提取和性质
   18.3.2 钒的化合物
  18.4 铬、钼、钨
   18.4.1 铬的提取和性质
   18.4.2 铬的化合物
   18.4.3 钼和钨的提取和性质
   18.4.4 钼和钨的重要化合物
   18.4.5 多酸
  18.5 锰
   18.5.1 提取和性质
   18.5.2 锰的化合物
  习题
第19章 d区元素(2)
  19.1 铁系元素
   19.1.1 提取和性质
   19.1.2 铁的化合物
   19.1.3 钴和镍的化合物
   19.1.4 多碱
   19.2 Al3+、Cr3+、Fe2+、Fe3+、Mn2+、Ni
   2+、Co2+和Zn2+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鉴定
  19.2.1 概述
   19.2.2 第三组阳离子的分析步骤
  19.3 铂系元素简介
   19.3.1 钌、铑、铱的配合物
   19.3.2 钯和铂的重要化合物
  19.4 铜、银、金
   19.4.1 铜的提取和性质
   19.4.2 铜的化合物
   19.4.3 银和金的提取和性质
   19.4.4 银和金的化合物
  19.5 锌、镉、汞
   19.5.1 锌的提取和性质
   19.5.2 锌的化合物
   19.5.3 镉和汞的化合物
  19.6 Ag+、Pb2+和Hg2+2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鉴定
   19.6.1 概述
   19.6.2 第一组阳离子的分析步骤
  19.7 Hg2+、Pb2+、Cu2+、Sn2+或Sn4+、Sb3+或SbO+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鉴定
   19.7.1 概述
   19.7.2 第二组阳离子的分析步骤
  19.8 阳离子定性分析小结
   19.8.1 阳离子分析步骤
   19.8.2 阳离子的分析分组
   19.8.3 硫代乙酰胺与硫化氢
  习题
第20章 f区元素
  20.1 概述
  20.2 镧系元素
   20.2.1 镧系元素的性质
   20.2.2 镧系元素的化合物
   20.2.3 镧系元素的分离
   20.2.4 镧系金属的制备
   20.2.5 镧系金属的用途
  20.3 锕系元素简介
  习题
第21章 核化学简介
  21.1 原子核衰变的基本规律
   21.1.1 核素和同位素
   21.1.2 核衰变的类型
   21.1.3 核衰变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21.1.4 放射性活度和比放射性活度
  21.2 天然放射系
  21.3 人工核反应和人工放射性
   21.3.1 人工合成元素
   21.3.2 核反应的分类
   21.3.3 回旋加速器
  21.4 核结构和核的稳定性
   21.4.1 核子力
   21.4.2 核结构模型
   21.4.3 核的稳定性
   21.4.4 核的结合能
  21.5 质量亏损
   21.5.1 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
   21.5.2 质量亏损
  21.6 核裂变和核聚变
   21.6.1 核裂变
   21.6.2 核聚变
   21.6.3 核能的应用
  21.7 同位素的应用
   21.7.1 示踪原子
   21.7.2 测定岩石、星球的年龄
   21.7.3 测定含碳物质的年龄
  习题
主要参考书目
元素周期表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