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ISBN:
植物育种学(第2版)
商品价格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领 券
配送
上海市
数量
库存   个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植物育种学(第2版)
物料号 :53280-00
重量:0.000千克
ISBN:978704053280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9-12
作者:孔令让
定价:42.00
页码:348
装帧:平装
版次:2
字数:550
开本
套装书: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育种学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内容包括绪论、育种目标、种质资源、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无性繁殖植物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抗逆育种、品质育种、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等。本书可作为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农学、园艺、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或教材。

前辅文
绪论
  一、植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二、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
  三、植物育种学的发展
  四、品种的概念和作用
  五、植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1 育种目标
  第一节 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一、产量性状
   二、品质性状
   三、成熟期
   四、 对病虫害的抗耐
   五、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
   六、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
   七、适应农业机械化要求
  第二节 制订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
   一、国民经济需要和生产发展的前景
   二、农业生产实际与现有品种有待提高和改进的主要性状
   三、育种目标要落实到具体性状上
   四、品种的合理搭配
2 种质资源
  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一、种质资源的概念
   二、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三、保护种质资源的迫切性
  第二节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
   一、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二、栽培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
  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类别
   一、本地种质资源
   二、外地种质资源
   三、野生种质资源
   四、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搜集
   一、广泛搜集种质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搜集种质资源的方法
   三、搜集材料的整理
  第五节 种质资源的保存
   一、种植保存
   二、贮藏保存
   三、离体试管保存
   四、基因文库保存
   五、利用保存
  第六节 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一、 种质资源的鉴定和研究
   二、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创新
3 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第一节 植物的繁殖方式
   一、有性繁殖…
   二、无性繁殖…
   三、植物授粉方式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遗传特点及其与育种的关系
   一、自花授粉植物
   二、异花授粉植物
   三、常异花授粉植物
   四、无性繁殖植物
  第三节 植物品种的类型及育种特点
   一、植物品种的类型
   二、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
4 引种
  第一节 引种的作用
   一、丰富作物种类,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二、引进作物新种质,充实种质资源
   三、利用异地种植,提高作物产量
  第二节 引种的原理
   一、气候相似论
   二、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三、重要生态因子、品种特性与引种的关系
  第三节 作物引种规律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二、高温短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三、作物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与引种
  第四节 引种的工作环节
   一、引种材料的搜集
   二、检疫工作
   三、引种材料的选择
   四、引种试验
  第五节 植物化
   一、植物驯化的意义
   二、驯化的原理和方法
5 选择育种
  第一节 选择的意义和方法
   一、选择的意义
   二、选择在品种改良中的作用
   三、选择的基本方法
   四、两种基本选择法的综合应用
   五、植物的繁殖方式和常用选择方法
  第二节 选择育种的简史及成效
   一、选择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二、选择育种的简史和成效
  第三节 选择育种的原理
   一、纯系学说
   二、品种自然变异现象和产生原因
  第四节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株选的方法
   二、系统育种程序
   三、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四、提高选择育种效率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芽变选种
   二、实生选种
6 杂交育种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概念和意义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
   二、杂交育种的意义
  第二节 亲本选择与选配
   一、亲本的选择
   二、亲本的选配
  第三节 杂交方式
   一、单交
   二、复交
   三、回交
   四、多父本杂交
  第四节 杂种后代的处理
   一、杂种后代的培育
   二、杂种后代的处理和选择
  第五节 杂交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
   一、杂交育种的程序
   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
  第六节 回交育种
   一、回交育种的意义与特点
   二、回交育种的基本遗传规律
   三、回交育种的技术要点
   四、回交法的其他应用方式
  第七节 杂交育种的早代测验
   一、早代测验的概念及意义
   二、早代测验的方法
7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与表现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二、杂种优势的概念与度量
   三、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
   四、杂种优势的固定
   五、杂种优势利用与常规杂交育种的比较
  第二节 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
   一、显性假说
   二、超显性假说
  第三节 植物繁殖方式与杂种优势利用
   一、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原则
   二、不同繁殖方式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第四节 选育杂交种的一般程序
   一、自交系的选育
   二、配合力测定
   三、杂交种的类型和组配方式
   四、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
  第五节 雄性不育性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一、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意义
   二、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
   三、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应用
   四、核基因不育系的应用
  第六节 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利用
   一、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
   二、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和生理机制
   三、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四、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
   五、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的方法
8 无性繁殖植物杂交育种
  第一节 无性繁殖植物品种的性状遗传变异特点
   一、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
   二、遗传杂合程度大,杂交F或实生后代常发生复杂多样的变异与分离
   三、非加性效应解体,导致杂交后代经济性状普遍退化
   四、双向选择性状在杂交后代中表现趋中变异
   五、修饰基因的复杂互作,导致质量性状的异常分离
  第二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诱导开花.
   一、诱导无性繁殖植物的假说
   二、诱导无性繁殖植物的开花
  第三节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
   一、亲本选择
   二、亲本选配
  第四节 杂交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一、薯类、球茎类作物的实生苗培育和杂种选择
   二、多年生无性繁殖植物的实生苗培育和杂种选择
9 远缘杂交育种
  第一节 远缘杂交的概念和作用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
   二、远缘杂交在育种工作中的作用
  第二节 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原因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第三节 远缘杂种夭亡、不育的克服方法
   一、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
   二、克服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方法
  第四节 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和选择
   一、远缘杂种后代性状表现和遗传的特点
   二、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及利用
   三、远缘杂种后代选择的特点
10 倍性育种
  第一节 植物的多倍性
   一、多倍体的概念和种类
   二、多倍体的由来与进化
   三、多倍体育种的意义
  第二节 多倍体育种
   一、材料的选择
   二、获得多倍体的途径与方法
   三、多倍体的鉴定
   四、多倍体材料的加工和选育利用
  第三节 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一、单倍体的类型及特点
   二、诱导产生单倍体的方法
   三、单倍体的鉴别与二倍化
   四、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
11诱变育种
  第一节 诱变育种的依据、特点和意义
   一、诱变育种的依据
   二、诱变育种的特点
   三、诱变育种的意义
  第二节 物理诱变
   一、物理诱变剂的种类
   二、辐射处理的剂量单位和剂量率
   三、辐射诱变的机制
   四、植物的辐射敏感性和诱变剂量
   五、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化学诱变
   一、化学诱变剂的种类
   二、化学诱变剂作用的特点
   三、化学诱变处理方法
  第四节 诱变育种的方法和程序
   一、处理材料的选择
   二、诱变剂量的确定
   三、处理群体大小的确定
   四、诱变处理后代的选择
   五、以营养器官(接穗、插条、薯块等)为试材的种植与选择处理
   六、不同繁殖方式的作物诱变处理的特点
  第五节 提高诱变育种效率的方法
   一、根据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诱变育种效率
   二、提高诱变育种效率的其他方法
  第六节 植物空间技术育种
   一、植物空间技术育种的概念和特点
   二、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三、空间诱发植物突变的作用机制
   四、空间技术育成品种的安全性问题
12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意义
  第二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
   一、轮回选择的基本模式
   二、轮回选择的应用…
   三、轮回选择的方法
  第三节 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一、利用隐性雄性核不育基因改良群体
   二、利用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改良群体
  第四节 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
   一、群体改良的复合选择方案
   二、定向选择与歧化选择
   三、进化育种法
   四、混合集团选系法
   五、标记辅助轮回选择
13 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培养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一、体细胞变异与突变体的筛选
   二、离体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二节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一、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二、原生质体融合
   三、杂种细胞的选择
   四、杂种细胞的鉴定
  第三节 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二、载体系统及其改造
   三、重组DNA的制备
   四、植物的遗传转化
   五、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第四节 分子标记与育种
   一、分子标记的分类
   二、构建遗传图谱
   三、分子标记基因定位
   四、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
   五、分子标记在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14 抗逆育种
  第一节 抗病育种
   一、植物抗病育种的意义及进展
   二、植物抗病性与病原物的遗传变异
   三、抗病机制与抗病性的遗传
   四、抗病性鉴定
   五、抗病育种的方法
  第二节 抗虫育种
   一、概述
   二、抗虫机制
   三、抗虫性的遗传
   四、植物抗虫性鉴定
   五、抗虫育种的方法
  第三节 抗旱与耐盐育种
   一、干旱伤害与抗旱生理
   二、盐害与耐盐
   三、抗旱与耐盐性鉴定
   四、植物抗旱耐盐的基因工程
  第四节 抗寒和耐热育种
   一、抗寒与耐热生理
   二、抗寒与耐热鉴定及资源评价
   三、植物抗寒育种的方法
  第五节 耐湿性与耐弱光育种
   一、耐湿性育种
   二、耐弱光育种
  第六节 抗除草剂育种
   一、草害及除草剂伤害
   二、抗除草剂育种
  第七节 植物逆境信号传递与抗逆育种
15 品质育种
  第一节 作物品质育种的意义
   一、作物品质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品质育种的意义
  第二节 大田作物的品质性状及其遗传特点
   一、水稻的品质性状及其遗传
   二、小麦的品质性状及其遗传
   三、玉米的品质性状及其遗传
   四、棉花的品质性状及其遗传
  第三节 主要园艺作物的品质及其遗传
   一、园艺作物品质分类
   二、 园艺作物品质的遗传
  第四节 品质育种方法
   一、选择育种
   二、杂交育种
   三、杂种优势利用
   四、诱变育种
   五、生物技术育种
16 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
  第一节 品种试验
   一、品种区域试验
   二、生产试验和栽培试验
   三、D US测试
  第二节 品种审定与登记
   一、品种审定的任务和意义
   二、品种审定的组织体制
   三、品种审定的程序…
   四、品种登记
  第三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意义和发展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批机构
   三、品种权授予的条件
   四、植物新品种权的授予程序
   五、品种权的权限和归属
   六、品种权的保护期限和侵权行为的处罚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进展
  第四节 品种推广
   一、品种推广的意义
   二、品种推广体系
   三、品种推广的方式、方法
   四、品种区域化和合理布局
   五、良种良法配套
  第五节 种子生产
   一、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
   二、种子生产的程序和体系
   三、品种的混杂退化和防杂保纯
   四、原种种子生产
   五、园林植物种苗的无性繁殖
   六、良种的加速繁殖
   七、人工种子的研制
  第六节 种子检验
   一、种子标准化与种子检验
   二、种子检验的内容和程序
   三、种子检验的项目与方法
   四、种子质量评定与分级
中英文名词对照
主要参考文献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