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辅文
导言:20世纪西方美学的新变与回归(高建平)
克罗齐与《美学原理》
科林伍德与《艺术原理》
桑塔耶纳与《美感》
沃林格与《抽象与移情》
布洛与《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
托马斯·门罗与《走向科学的美学》
克莱夫·贝尔与《艺术》
罗杰·弗莱与《视觉与设计》
苏珊·朗格与《感受与形式》
阿恩海姆与《艺术与视知觉》
海德格尔与《艺术作品的本源》
杜夫海纳与《审美经验现象学》
梅洛-庞蒂与《眼与心》
阿多诺与《美学理论》
罗兰·巴特与《从作品到文本》
福柯与《作者是什么?》
鲍德里亚与《拟象的进程》
利奥塔与《崇高与先锋》
彼得·比格尔与《先锋派理论》
莫里斯·韦兹与《理论在美学中的作用》
阿瑟·丹托与《艺术世界》
乔治·迪基与《审美态度的神话》
古德曼与《艺术的语言》
杜威与《艺术即经验》
舒斯特曼与《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
阿诺德·贝林特与《艺术与介入》
沃尔夫冈·韦尔施与《超越美学的美学——致力于该学科的一种新形式》
沃尔海姆与《观看者之所见》
马格利斯与《为一种阐释理论所作的各项准备》
麦克卢汉与《媒介即是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