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微课建设的环节分为初识微课、设计微课、筹制微课、拍摄微课、录屏微课、动效微课、编辑微课、应用微课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学习目标、学习地图、学习活动、学习小结”四大部分。全书结构新颖,设计清新,以微课的思想和方式来设计和讲解,充分了体现“融理论于技术、用技术辅助教学”的宗旨。全书共设计了近二十四项活动,数百张知识卡片,简洁明了,操作简便,浅显易懂,实用好用。读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开发自己的微课,通过每一章的学习开展相关的微课研究,最终形成自己的微课作品。 |
前辅文 |
|
|
“实用”“好用”“有用”的权威指导 |
张一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赛事工作专门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组委会秘书长、江苏省高职信息化教学大赛评委会委员、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课程与信息化副组长、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继续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理事等,是南师大教学名师、全国电化教育优秀工作者、中国教育技术先进工作者。(详见:http://jxjy.njnu.edu.cn/zyc.aspx) |
|
|
|
本书从微课的理解和特点入手,阐释微课背后的内涵,剖析微课设计的思路,介绍微课开发的方法,设计微课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开展微课建设和微课应用提供建议与对策。 |
知识卡片1-2-1 微课的渊源 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 LeRoy A.McGrew提出“60秒有机化学课程”,目的是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能够了解化学知识,并希望将其运用到其它学科领域。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erence Kee教授提议,让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一分钟演讲(One Minute Lecture)。他认为,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应具有掌握核心概念的能力,以应对快速发展的学科知识及交叉学科的融合,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必须去思考那些与主题相关的、应被熟悉掌握的核心概念。2006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立了可汗学院(Khan Academy),通过视频课程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并运用于在线课程。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六十秒课程。微课不仅可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等,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巩固学习。 2010年起,香港凤凰卫视与华南师范大学启动合作拍摄一批小课程,主要是介绍家庭教育、儿童教育、心理教育、社会教育等,起名为“凤凰微课”。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举行了佛山中小学微课征集评审活动。2012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了针对中小学教师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暨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2013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了针对高校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至此,全国的微课制作与竞赛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知识卡片8-1-1 著名的传播模式 1.亚里士多德模式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传播模式,是最早阐述传播过程的模式。此模式很简单,扼要地列出了传播的五个要素:演讲者、演讲内容、听者、场合及效果。亚里士多德指出:演讲者为了取得不同的效果,要在不同的场合、为不同的听众构思其演讲的内容。这种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公众演说这类传播过程。亚里士多德的模式虽然列举了传播的要素,但是对传播过程没有明确的说明。如图8-1-1所示。
图8-1-1 亚里士多德的传播模式 2.拉斯韦尔模式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了一个用文字阐述的线性传播模式。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就是回答以下几个问题: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谁,说了什么,通过何种通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五W传播模式。拉斯韦尔的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率先开创了传播学模式研究方法之先河,但这一模式过于简单,具有一定的缺陷。如图8-1-2所示。
图8-1-2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3.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Shannon-Weaver)把传播过程分成七个组成要素,并且是带有反馈的双向传播模式。从信息源中选出准备传播出去的信息,经编码器转换为符号与信号,通过一定的信道传送出去。在接收端,接收到信号之后,经译码器转换成符号并解释为信息的意义,最后为信宿所接受利用。受者收到信息后,在生理、心理上产生反应,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传播者反馈信息。另外,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可以影响到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等部分。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虽然是从特殊的电报通信中发展起来的,但它能用来解释人类的一般传播过程,成为其他许多传播模式的基础。如图8-1-3所示。
8-1-3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奥斯古德认为,每一个合适的模式至少要包括两个传播单位,一个是来源单位,一个是目的单位。连接两个单位的是讯息。在传播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发送者,又是接收者,既编码又译码,都具有双重行为。施拉姆也提出了一系列的传播模式,其中一种是受奥斯古德双行为模式启发下提出的循环模式,因此,有人将其称为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它强调讯息在信源与信宿之间,只有在共同的经验范围内才能真正进行传播,传受双方在整个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且过程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这种模式较好地反映了人际传播的情况,但不太适合大众传播。如图8-1-4所示。
图8-1-4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5.德弗勒的互动传播模式 德弗勒发展了香农—韦弗模式,提出了互动的模式。他指出,在传播过程中,如果发出的信息与接收的信息在含义上是一致的,那么就是传通。相反,若两者的含义截然不同,即等于没有传通。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人的各类社会中的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当然,德弗勒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对人类,特别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为主的大众传播过程要素的众多性和复杂性反映不够,有简单化倾向;二是对人类传播的新媒体和新技术未能足够重视,甚至“往往有低估新的传播技术效果的倾向”。如图8-1-5所示。
图8-1-5 德弗勒的互动传播模式 6.贝罗的S-M-C-R模式 贝罗(D.Berlo)的传播模式综合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大众传播学、行为科学等新理论,来解释传播过程中的各个不同要素。他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受传者(Receiver),每个要素又含有几个因素,用来解释传播过程中影响传播效率和效果的因素较多、也较复杂,各因素间又相互制约。贝罗的传播模式,揭示了教育传播的规律,后被人们认同为教育传播模式。这个模式的出现,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物”引向人,从信源引向受传者,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但此模式是单向和线性的,缺少反馈环节,也未对传播过程中的存在干扰因素加以考虑。如图8-1-6所示。
8-1-6 贝罗的传播模式 |
1.权威的概念解读 作为一位重要的微课概念提出者,作者对微课的概念、内涵、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言简意赅,精准清晰,视角独特,权威可信。 2.先进的教学理念 全书以微课的思想和方式来设计和讲解,采用了研究性学习、合作化学习等教学方法,充分了体现“融理论于技术、用技术辅助教学”的宗旨。 3.独特的结构设计 全书结构新颖,设计清新,采用了八个单元、二十四项工作、数百张知识卡片组成的结构,每个单元包含“学习目标、学习导图、学习活动、学习小结”四大部分,在形式、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有较大创新。 4.实用的微课技术 全书介绍了微课常用的设计与制作方法,重点介绍了拍摄微课、录屏微课、动效微课的制作技术,介绍了常用的硬件及软件使用方法,操作方便,简洁明了,浅显易懂,实用好用。 5.多元的学习方法 本书的学习过程以自主学习为主,可以通过浏览专业文献、研读知识卡片、探究研讨专题、听取教师讲解、参与交流活动、完成微课制作、进行教学应用等环节来学习。 6.高效的学习效果 全书力求“实用”“好用”“有用”,读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与开发自己的微课,通过每一章的学习开展相关的微课研究,最终形成自己的微课作品,快速掌握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