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人文通识课程系列教材的编写,始终坚持文化立人的思想。文化就是人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民族是由无数具体的人构成的,如果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公民能够学习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西华大学人文学院面向全校开设的系列通识教育课程,集中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对它们的学习,不但可以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传承民族文化精神,而且可以塑造、健全和完善人格。 文化是一个社会习惯的好坏、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稳定性强弱的纽带和润滑剂。中国固有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文化习惯,要依靠社会中坚力量加以继承和示范才能够得以延续和彰显,这种社会中坚力量就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公民,尤其是专门学习过中国文化的公民。他们应该有知识分子天生的使命感,对于种族文化的延续具有不可推卸的担当和责任。这既是一个大学的文化精神,也是一个文化人的当然追求。然而,当代中国的大学,其文化精神却正在流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面对这一形势,当代中国大学,不仅应具有复兴和创新中国文化的使命,更应该首先承担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 秉承上述理念,近年来,西华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上实行了大胆改革。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我们重新设计了人文类相关课程,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全面革新。该类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开设,运用“折子戏”的方式进行课程讲授。每门课程一个学分,十六学时,由人文学院四个教授、博士或学术骨干讲授,每位教师讲四学时。在具体教学中,采取的方法是: 以一个主题为核心,以一种精选文本为载体,紧密联系当代社会现实,以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导向,融合审美教育,普及经典的人文常识。西华大学的人文通识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两类,核心通识课程侧重人文经典教育,非核心通识课程侧重文化运用与文化技能培养。本系列教材的编写,以课程组为主体进行,每部教材的主编、副主编本身就是担任该课程的骨干教师。我们希望学生通过人文通识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获取一种世界意识,获得民族自信心,同时掌握一定的文化欣赏和运用能力,提高基本的文化与审美素养,最终达到完善人格、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目的。 本系列教材的编写,受到了西华大学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学校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本书编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本系列教材的编写,也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也表示由衷的谢意。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本系列教材的编写者——我的同事们,他们非常认真负责,为本系列教材的编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系列教材的编写,由于受到水平、时间、篇幅等的限制,可能还有不少问题,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修订、补充和完善,也恳请相关专家学者不吝批评指正。 |
001第一章穿越历史的天空——演讲,一门古老而实用的学问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