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ISBN:
环境监测(第4版)(换封面)
商品价格
降价通知
定价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配送
上海市
服务
高教自营 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数量
库存   个

推荐商品

  • 商品详情
手机购买
商品二维码
加入购物车
价格:
数量:
库存   个

商品详情

商品名称:环境监测(第4版)(换封面)
物料号 :29804-A0
重量:0.000千克
ISBN:978704029804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0-07
作者:奚旦立 孙裕生
定价:58.80
页码:604
装帧:平装
版次:4
字数:710
开本:16开
套装书:否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次修订在保留《环境监测》(第三版)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需要,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修改和补充。主要调整和修改的内容有:物理性污染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并更新了部分分析方法、标准等。

全书共十章,分别为:绪论、水和废水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质量监测、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环境污染自动监测、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及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环境保护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前辅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 环境监测的目的
   二 环境监测的分类
  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一 环境监测的发展
   二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三 监测技术概述
   四 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第三节 环境标准
   一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
   二 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关系
   三 水质标准
   四 大气标准
   五 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六 未列入标准的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估算
  复习题和习题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第一节 水体污染与监测
   一 水体与水体污染
   二 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三 监测项目
   四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五 排污总量测量方法
  第二节 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一 地表水监测方案制订
   二 地下水监测方案制订
   三 水污染源监测方案制订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一 水样类型
   二 地表水样的采集
   三 地下水样的采集
   四 废(污)水样的采集
   五 采集水样注意事项
   六 流量的测量
   七 水样的运输与保存
  第四节 水样的预处理
   一 水样的消解
   二 富集与分离
  第五节 物理指标检验
   一 水温
   二 臭和味
   三 色度
   四 浊度
   五 透明度
   六 固体物
   七 矿化度
   八 电导率
   九 氧化还原电位
  第六节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一 铝
   二 汞
   三 镉
   四 铅
   五 铜
   六 锌
   七 铬
   八 砷
   九 其他金属化合物
  第七节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
   一 酸度和碱度
   二 pH
   三 溶解氧(DO)
   四 氰化物
   五 氟化物
   六 含氮化合物
   七 硫化物
   八 含磷化合物
   九 其他非金属无机化合物
  第八节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一 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
   二 特定有机污染物
  第九节 底质和活性污泥性质测定
   一 底质
   二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复习题和习题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第一节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一 大气?空气及其污染
   二 空气污染的危害
   三 空气污染源
   四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五 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六 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 监测目的
   二 调研及资料收集
   三 监测项目
   四 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布设
   五 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六 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和质量保证
  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一 直接采样法
   二 富集(浓缩)采样法
   三 采样仪器
   四 采样效率
   五 采样记录
  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一 二氧化硫的测定
   二 氮氧化物的测定
   三 一氧化碳的测定
   四 光化学氧化剂的测定
   五 臭氧的测定
   六 氟化物的测定
   七 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八 总烃及非甲烷烃的测定
   九 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甲醛的测定
   十 其他污染物质的测定
  第五节 颗粒物的测定
   一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二 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
   三 降尘量及其组分的测定
   四 总悬浮颗粒物中污染组分的测定
   五 空气污染指数计算
  第六节 降水监测
   一 采样点的布设
   二 样品的采集
   三 降水组分的测定
  第七节 污染源监测
   一 固定污染源监测
   二 流动污染源监测
  第八节 标准气的配制
   一 静态配气法
   二 动态配气法
  复习题和习题
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
  第一节 固体废物概述
   一 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二 危险废物的定义和鉴别
  第二节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 样品的采集
   二 样品的制备
   三 样品水分的测定
   四 样品pH的测定
   五 样品的保存
  第三节 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
   一 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
   二 易燃性的试验方法
   三 腐蚀性的试验方法
   四 反应性的试验方法
   五 遇水反应性的试验方法
   六 浸出毒性试验
  第四节 生活垃圾和卫生保健机构废物的监测
   一 生活垃圾及其分类
   二 生活垃圾特性分析
   三 渗滤液分析
   四 渗滤试验
   五 垃圾堆场蝇类滋生密度的测定
   六 卫生保健机构废物的定义?分类和处理
  第五节 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
   一 实验动物的选择及毒性试验分类
   二 吸入染毒试验
   三 口服毒性试验
   四 鱼类毒性试验
  复习题和习题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
  第一节 土壤基本知识
   一 土壤组成
   二 土壤的基本性质
   三 土壤背景值
   四 土壤污染
   五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一 监测目的
   二 资料的收集
   三 监测项目
   四 采样点的布设
   五 监测方法
   六 土壤监测质量控制
   七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
   二 土壤样品的加工与管理
  第四节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一 土壤样品分解方法
   二 土壤样品提取方法
   三 净化和浓缩
  第五节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一 土壤水分
   二 pH
   三 可溶性盐分
   四 金属化合物
   五 有机化合物
  复习题和习题
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第一节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一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和监测项目
   二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
  第二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一 利用植物监测
   二 利用动物监测
   三 利用微生物监测
  第三节 土壤污染生物监测
   一 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
   二 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
   三 土壤污染的微生物监测
  第四节 生物污染监测
   一 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
   二 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三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四 污染物的测定
  第五节 生态监测
   一 生态监测的定义
   二 生态监测的类型及内容
   三 生态监测的任务和特点
   四 生态监测方案及技术路线
   五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六 生态监测指标监测方法
   七 生态监测技术
  复习题和习题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一 声音和噪声
   二 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三 噪声测量仪器
   四 噪声标准
   五 噪声监测
  第二节 振动及测量方法
   一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二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第三节 放射性和辐射监测
   一 基础知识
   二 照射量和吸收剂量
   三 环境中的放射性
   四 放射性防护标准
   五 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检测器
   六 放射性监测
  第四节 光污染监测
   一 光污染
   二 测量仪器
  复习题和习题
第八章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第一节 突发事件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一 突发事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二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和特征
  第二节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一 应急监测的任务和内容
   二 应急监测的原则
   三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组织和网络
  第三节 部分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处置方法
   一 化学毒物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和处置方法
   二 有毒气体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和处置方法
   三 爆炸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和处置方法
   四 农药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和处置方法
   五 腐蚀性污染物质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及处置方法
   六 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和处置方法
  第四节 污染物扩散浓度估算方法
   一 毒性重气泄漏及扩散
   二 污染物在地表水中的扩散
   三 污染源扩散模拟软件简介
  第五节 简易监测及其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一 简易比色法
   二 检气管法
   三 环炉检测技术
  复习题和习题
第九章 环境污染自动监测
  第一节 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一 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 子站布设及监测项目
   三 子站内的仪器装备
   四 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仪器
   五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六 气象观测
  第二节 地表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一 地表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二 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布设及装备
   三 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四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仪器
   五 水质监测船
  第三节 污染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一 水污染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二 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
  第四节 遥感监测
   一 摄影遥感
   二 红外扫描遥感
   三 相关光谱遥感
   四 激光雷达遥感
   五 微波辐射遥感
   六 “3S”技术
  第五节 环境监测网
   一 环境监测网管理与组成
   二 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
   三 国家地表水质量监测网
   四 其他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
   五 污染源监测网
   六 环境监测信息网
  复习题和习题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第一节 环境监测管理
   一 主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二 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第二节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第三节 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概述
   一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制度
   二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三 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关系及其发展
   四 我国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的评审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四节 监测实验室基础
   一 实验用水
   二 试剂
   三 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四 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第五节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
   一 数据的处理和结果表述
   二 测量结果的统计检验
   三 直线相关和回归
   四 方差分析
   五 模糊聚类分析
  第六节 实验室质量保证
   一 名词解释
   二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三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第七节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
   一 标准分析方法
   二 分析方法标准化
   三 监测实验室间的协作试验
  第八节 环境标准物质
   一 环境标准物质及其分类
   二 我国环境标准物质
  第九节 质量保证检查单和环境质量图
   一 质量保证检查单
   二 环境质量图
  复习题和习题
附录 常用名词的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参考文献

环境监测课程畅销三十多年的经典教科书!

奚旦立,1939年2月出生。环境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上海市环境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奚旦立教授主要著作有《环境工程手册环境监测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环境监测》(第一编者,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第一版,1994年修订版,2004年第三版);《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主编,化工出版社,2005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6篇。主要成果有:《环境监测》获1997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染整废水集中深度处理新工艺”获1997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纺织工业污染源控制研究”获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1998、1999、2000连续三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第二完成人),2001年3月完成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高效亚滤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200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4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环境监测》(第4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清晰详尽,是环境专业学生的必备教材、环境监测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

对比栏

1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2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3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4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